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资讯 > 行业新闻
【资讯】供热成为全球耗能之首!“去碳”成为区域供热新要求
04
03月
2020

 

在当前世界经济环境下,碳排放已经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而英国石油公司(BP)新近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年)》显示,2018年世界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增长2%。为此,世界各国正在通过建立能源法案、能源战略、技术路线图等途径,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努力实现能源的“去碳化”。

区域供热和利用前景

据IEA统计,2010年以来,供热领域的能耗基本保持稳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终端消费领域。我国现拥有世界最大的供暖系统,集中供热管网长度超过20万公里,集中供热面积近百亿平方米。

而此次热议的区域供热相当于一个“力量集合”,主要利用集中产生的热量,通过管网送至终端用户,由此替代分散的单体供热。该方式不仅能满足热量需求较高的城市等区域供应,还具备灵活性,用户不再局限于某种特定热源,可自行选择合适、低廉的燃料。

据中国城镇供热协会理事长、北京市热力集团董事长刘水洋介绍,中国现拥有世界最大的供暖系统,集中供热管网长度超过20万公里,集中供热面积近百亿平方米。IEA也指出,过去10年中国集中供暖管网覆盖的总建筑面积增加2倍,基本接近2005年以来,北方采暖地区建筑面积的增长总量,其规模仍在增长。

比利时、加拿大、英国等多个国家根据本国情况区域供热呈现不同格局,但普遍对区域供热前景看好。

追求清洁化,“去碳”成为区域供热新要求

记者还了解到,区域供热与地理位置、建筑类型、能源禀赋等因素相关,由于实际情况不同,各地选取的具体方式也有差异。但在因地制宜的同时,“清洁化”成为一致目标。

“IEA-DHC项目聚集了中国、加拿大、德国等十余签约国,希望解决各国面临的不同能源问题。其中,降低环境成本、实现清洁利用成为共性挑战,工业余热、可再生能源等利用正在得到重视。”IEA-DHC主席Robin Wiltshire称。

多国专家进一步表示,碳减排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全球能源消费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去年增加了2%,创下近七年最高水平,与《巴黎协定》要求的减排目标存在距离。因此,在供热领域,同样需要加大清洁能源投资力度,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通过多种能源供应方式及新技术、新工艺,实现“去碳化”。

“此前,我们已经花了30年时间,减少了40%的二氧化碳排放,未来10年要继续减排30%。由此才能实现到2030年比1990年减少70%温室气体的目标。”丹麦西哥本哈根供热公司总经理Lars Gullev直言,“部署区域供热系统、提高楼宇能效,正是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奥地利能源系统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工程师Ralf-Roman Schmidt告诉记者,在奥地利,一个以“去碳化”为核心的能源规划正在推进。在传统热力系统中,化石能源的比重高、效率低。直至去年,奥地利最后一座热电厂被关闭,清洁供热加速发展。“一方面,部分地区在大力发展风能,结合热泵技术实现供暖;另一方面,生物质、地热、余热等其他方式也在推广。我们还在研究储能技术,以进一步减少用热成本。”

英国建筑研究所技术主管也称,清洁化的区域供热,是英国政府减少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能源等相关部门也作出承诺。“为更好地实现减碳,我们决定给区域供热用户提供百分之百的可再生能源,2025年有望实现。”

来自德国的技术代表Carsten坦言,提倡低碳的供热方式,同时还出于经济性考量。“德国区域供热比重较高,使用化石能源、再购买碳配额的方式,其实并不划算。若不扭转这一趋势,到2030年,德国购买碳配额的成本或高达300亿欧元。我们正在开展大型热泵、余热回收等研究,来推动供热领域的碳减排。”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