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资讯 > 行业新闻
深度报告 | 工业锅炉市场需求分析和预测(下)
30
04月
2020
 

 

 

4、受能源政策和节能、环保要求的制约

随着大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旧区改造和工业区的成片建设以及中心城区禁煤政策的实施,区域集中供热、热电联产等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行,20t/h及以下燃煤锅炉的比重将会显著下降,大容量、高参数、高能效、低排放的燃煤锅炉比重继续提高:燃煤锅炉较长时间内仍将以层燃炉为主,即以链条炉排锅炉为主,向着大容量、高参数方向发展,是任何其他燃煤锅炉都取代不了的;大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35t/h及以上)等采用清洁燃烧技术的锅炉将得到较快的发展;燃气锅炉将面向区域集中供热和分散供热、工业用热方向发展;电热锅炉及蓄热系统随着电力工业改革和发展其市场将进一步拓宽;燃生物质和生活垃圾的锅炉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燃气锅炉销售比例继续增大

 

面对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我国已开始进行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可喜的是,“在2020年后,特别是在2025~2035年,中国天然气产业将与全球同步进入更加快速发展的时期,呈现产业发展、政策到位和公众利益同步推进的`黄金时代'的特征”(引自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发布的《世界能源中国展望(2013-2014)》)。基于此,未来燃油\燃气锅炉在我国将迎来很大的发展空间,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工业锅炉分会2010-2014年的统计资料,这五年内每年生产的工业锅炉中,燃油燃气锅炉从台数上平均占约30%左右、从容量上平均占约20%左右。未来燃油燃气锅炉从台数上平均占约45%左右、从蒸吨上平均占约25%左右,且逐年上升2个百分点左右。

 

(2)电加热锅炉未来将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从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结构可以看出,三大化石能源中除了较清洁的天然气比例略有增长,石油与煤炭的占比都有所下降。推行以电代煤,主要是将工业锅炉、工业煤窑炉、居民取暖和厨炊等设施从用煤改为用电;推行以电代气,主要是将天然气供暖和厨炊改为用电,减少天然气消耗。

 

据中电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136019万千瓦,同比增长8.7%;预计2015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亿千瓦左右。可以说,我国电力产品的过剩时代已经来临。按《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全国总装机容量在不发展火电的情况下也超过了16亿千瓦,这为“电代煤”、“电代气”创造了坚实的基础条件。随着电力体制的进一步改革,电价的市场化,未来五年我国电锅炉的发展将迎来新高峰。

 

上海从2013年起就在推行“煤改气”的同时,推行煤改电,从一些用户的经验来看,在天然气管网未到的地方、使用热水锅炉的企业在改炉经济性上具有相当的优势。上海的经验将带动其他省市的燃煤锅炉替代工作,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

 

2014年国网天津电科院也编制完成了《天津地区推广电锅炉潜力调查分析报告》,报告提出了天津推广电锅炉应用的具体措施及合理建议,并得出天津郊县地区锅炉容量35t/h以下的学校、医院、宾馆、商场、写字楼及工厂用锅炉等适合作为电锅炉主要替代方向的主要结论。

 

在全国60万在用工业锅炉中,容量2~10t/h的占75%,小于1t/h的占5%。这些锅炉的节能提效除了用燃气锅炉替代外,电热锅炉也是可行的选择之一。随着国内电热锅炉技术的发展,今后将出现智能化的电热管式、电极式、电感式产品等多极化市场格局。

 

另外,在工业领域,电热锅炉广泛应用于发电企业作为启动锅炉、风电及太阳能企业调峰锅炉。随着风电及太阳能行业的不断发展,对调峰锅炉及技术的需求也将趋于旺盛。

 

(3)煤粉工业锅炉与水煤浆工业锅炉市场前景可期

 

应该看到,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仍处于主导地位,因此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已成为符合我国国情和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大气污染有效治理的根本途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煤粉工业锅炉和水煤浆工业锅炉产业已初现雏形,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煤粉工业锅炉的推广已被工信部、环保部、科技部共同纳入“工业锅炉系统能效提升计划”;在2015年4月2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煤炭清净高效利用行动(2015-2020年)》的通知中,对于水煤浆及锅炉有:“积极推广先进的煤炭提质、洁净型煤和高浓度水煤浆技术”;“在矿区、港口等煤炭集散地…通过水煤浆等先进的煤炭优质化加工技术…实现煤炭精细化加工配送”;“…废渣全部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推广应用废水制水煤浆”;“提升锅炉污染治理水平。10t/h及以上的燃煤锅炉要开展烟气高效脱硫、除尘改造,积极开展低氮燃烧技术及水煤浆燃烧技术改造示范,实现全面达标排放”。

 

在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煤粉工业锅炉、水煤浆工业锅炉产业发展面临机遇也存在挑战,总的来说机遇大于挑战。目前的发展瓶颈在于燃烧技术与系统设备的产业化推广。

 

① 煤粉工业锅炉系统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单台容量75t/h(集中供热)以下、高参数(热电联产)和超低排放等方面。未来单台容量20~40t/h的煤粉工业锅炉系统将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

 

② 当前,水煤浆锅炉主要分布在对排放要求较高,且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台湾地区等。主要应用行业有:化纤和印染行业、国内部分区域集中供暖锅炉、工业企业用工业锅炉等。水煤浆锅炉未来将随着这些行业的发展而发展,况且水煤浆锅炉的燃料适应性好于煤粉工业锅炉,在同样的运作模式和系统配置水平下,它们的优缺点基本是一样的。

 

(4)发展生物质供热锅炉未来优势明显

 

我国能源转型战略中,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一个重要方面。而生物质能源密度小、原料体积大等的特点决定了生物质能源是典型的分布式能源,生物质能源转化工厂规模不宜过大。因此,近几年受国家鼓励得到较快发展的生物质直燃发电也因生物质资源收集成本的制约面临发展的瓶颈。而发展基于生物质成型燃料利用的生物质供热锅炉则显示明显的优势。

 

据统计,我国65t/h及以下的燃煤锅炉约49万台,总规模约450万蒸吨/时,作为替代燃煤锅炉的清洁供热方式,即使每年替代2%,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也有9万蒸吨/时。目前,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约800万吨,在经济比较发达、化石能源比较缺乏的广东、江苏等地区,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市场化专业化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服务的商业模式。

 

事实上,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发电、供热这个模式已经成为我国目前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替代燃煤锅炉等污染比较严重的供热方式的重要模式之一。国家能源局已将发展生物质锅炉供热,作为应对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并正抓紧建立完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生物质能供热。国家能源局还制定了促进生物质能供热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的思路、定位、目标、任务和措施。以防治大气污染任务较重、淘汰燃煤锅炉任务较急的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重点,组织编制生物质能供热规划和实施方案,启动成型生物质锅炉供热市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