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资讯 > 行业新闻
清洁取暖两会再受关注,市场向好趋势不变!
04
06月
2020

2020年,是一个“非常之年” ,“中国” 席卷全球。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面对疫情,中国政府用三个月就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并主动将抗议的经验分享给全球伙伴,彰显了一个负责人国家应有的担当,更展现了中国人的精神,让“中国”深深的印刻在全球人民的心中。

2020年,是“清洁取暖”依旧是热门话题的一年。看向民生领域,清洁取暖依然备受关注。就在近期的全国两会期间,关于清洁取暖话题再次引发了各代表、委员的关注。

聚焦两会

全国两会是代表委员们共商国事,贡献良策的建言堂,也是百姓们追踪关乎生活的民生大事的窗口。延期召开,会期缩短......2020年这一场前所未有的特殊两会,各代表、委员对清洁采暖的建言依旧响亮。

 

01

全国政协委员、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制定并实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规划

 

02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政协主席多杰热旦:对三江源地区清洁取暖运营成本予以补助

 

03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加快发展我国南方百城供暖市场

 

04

全国人大代表、乐山太阳能研究院院长姜希猛:明确生物质供热的优先地位

 

05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南方也可以使用清洁能源实现冬季供暖

 

06

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家用空调创新中心主任李金波:建议把空气热能纳入可再生能源

 

07

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九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寅:建议大力推广“煤改生物质”

 

08

全国人大代表、承德供电公司安全监察部主任祁春风:农村电网电气化水平的提升需要国家继续支持

 

09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银川二十一小学校长马恒燕:加大农村中小学清洁取暖补贴

 

10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华捷公司爱心车队队长张青彬:妥善解决农村清洁取暖中困难群体需求

众多代表、委员关于清洁取暖的建言,无疑让这因疫情而沉静的湖水再起波澜。种种建言凸显清洁取暖在民生领域的重要地位,即使是再大的冲击,也无法阻止清洁取暖前进的脚步!

南方百城冬季供暖日益迫切

每到冬季,“你在北方的暖气里四季如春,我在南方的室内大雪纷飞”的戏谑就会屡成为热门话题。近年来南方百城冬季供暖呼声日益高涨,今年全国两会,众多代表委员也再次关注到了这个议题。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发展我国“南方百城”供暖市场的建议》。周洪宇指出,“南方百城”集聚了14%的人口和27%的经济产出,该地区冬季气候阴冷,但受限于南北供暖线设定,未能发展集中供暖。而到2020年,“南方百城”具备供暖条件的潜在家庭为451-1266万户,到2025年将增至1778-3125万户。

除此之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南方也有冬季供暖需求的发言,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

宋鑫说,清洁供暖,就是冬天里的“火盆子”“热风扇”“热水袋”。“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不断提升,南方也有冬季供暖需求。”全国政协委员宋鑫建议,从规划和产业政策层面支持南方地区实施区域集中供能,从区域集中供能的试点示范区域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这段发言很快冲上热搜,很多南方网友纷纷留言点赞,表达自己对供暖的渴望。

去年11月,央视新闻、人民网、新华网,三大央媒也曾就南方供暖一事进行报道,一度引起网友热议。今年,5月24日,人民网微博再次推出了#民民小调查#话题:南方小伙伴你冬天靠什么取暖?目前已有2.7万人参与投票。

南方冬季供暖日益备受关注,南方的小伙伴也对此吐槽不断。伴随国民经济增长,作为基本生活需求的采暖,关联国民的幸福指数,南方冬季供暖任重道远。南方供暖市场向好趋势不变,清洁取暖行业前景可期!

地处南方  面向亚洲

面对供暖市场向好的趋势,2020亚洲热能科技及舒适家居系统博览会(热博会)将于8月16-18日广州-广交会展馆隆重举办!

2020亚洲热能科技及舒适家居系统博览会前身为广州热能科技博览会、中国热能博览会,栉风沐雨15年,展览面积达到10多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达到2000多家,得到国内外500多家媒体宣传推广,展示内容覆盖热能、供热采暖、锅炉、烘干干燥、电热、热水、生物质能、太阳能、空气能(热泵)、舒适家居等各个领域。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行业,进一步提升展会国际影响力,热博会全面升级为亚洲热能科技及舒适家居系统博览会(Asia Heat Energy Technology & Home Comfort Systems expo 2020)。

本次展会预计展商2200多家,展览面积 130000 多平方米,超100 多个国家的 160000多名专业观众。据组委会消息,展会同期还将举办数十场行业论坛,助力全球资源向亚洲汇聚,为企业直击行业痛点,帮助行业精英排忧解难,打造产业生态,为企业搭建高质量的一站式、多样化商洽服务平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