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6日,财政部发布《2020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收入方面,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176亿元,同比下降10.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347亿元,下降1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51829亿元,下降7.9%。随着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成效继续显现,从4月起,收入累计降幅逐月收窄,呈现持续向好态势;6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2%。增幅由负转正,年内首次实现月度正增长。支出方面,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6411亿元,下降5.8%,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6344亿元,下降3.2%;地方财政支出100067亿元,下降6.2%。
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资金向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治理任务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及环境治理工作绩效突出的地区倾斜,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
一是支持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继续支持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和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以及土壤污染防治,上半年共下达三项资金487亿元。
二是促进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和林业改革发展。支持天然林保护全覆盖和退耕还林还草,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和防沙治沙,支持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完善生态护林员政策,健全国家公园保护制度,今年来已下达资金965亿元。
三是持续推进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继续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下达专项资金83亿元;支持开展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土地整治,下达专项资金17亿元;支持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下达专项资金35亿元。下达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795亿元,提高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四是补齐生态短板等其他方面。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下达资金256亿元,重点支持补齐农村生态环境短板。继续支持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安排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中西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资金120亿元。
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联合有关部门明确将购置补贴政策延长至2022年底,同时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延续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支持。
支持增加国内油气产量。支持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利用,按照“多增多补”“冬增多补”的原则给予梯级奖补,鼓励地方和企业多产上气。
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继续通过从电价中征收附加的方式支持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水平提升,成本下降。
一、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支持小区内水电路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造,以及小区内房屋公共区域修缮、建筑节能改造,支持有条件的加装电梯支出等。上半年,共下达老旧小区改造资金847.43亿元(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304.43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543亿元)。
二、支持公租房保障和城市棚户区改造。下达补助资金52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200.96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323亿元),支持各地公租房保障和城市棚户区改造。1-6月,全国各级财政棚户区改造支出1132亿元,支持各类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37万套,完成投资5108亿元。公租房(含原廉租房)保障支出252亿元,支持各地发放租赁补贴及部分大中城市新筹集公租房。
三、大力推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继续推进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工作,下达2020年补助资金134亿元,支持16个试点城市多渠道筹集租赁房源、培育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构建有利于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住房租赁监管服务平台等。
四、全力支持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安排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86亿元,由各地优先用于完成“回头看”排查等发现及今年动态新增的4类重点对象存量危房改造任务,确保按期完成“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