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气荒”支配的恐惧

2017年天然气价格一路上涨,最高涨幅超100%,而对应的相关股票也涨幅惊人,后国家紧急出动各种措施,进行保供限价,老百姓终于将那个难熬的冬天度过了,但今年受新冠肺炎影响,进入供暖季,天然气荒还会再次席卷全国吗?我们老百姓还用提前储存天然气吗,投资者还用提前潜伏天然气相关股票吗?

消费方面持续提升
我国煤炭一直是我国最大的主体能源,但地位在逐步下降,消费占比由 73%降至 58%,而天然气虽然占比很小,但发展速度飞快,消费占比 3%增长至 7%。
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近几年天然气价格的走低,天然气相比其他燃料更加经济,从而主要用于陶瓷、玻璃、钢铁、有色金属行业,且工业用气量逐年提升,2017 年已超过 1500 亿方,是四大领域里用气量最大的,每年天然气消费增速保持在8%左右。
居民领域:随着天然气渗透率的不断加强,全国用气人口与生活用量均在不断增长,截至 2017 年,全国用气总人口超过 4 亿人,居民天然气用量达到 420 亿方/年,到 2025 年全国城镇用天然气人口目标达到 5.5 亿,居民生活用气将达到 660 亿方,若考虑“煤改气”政策下创造大量的农村用气需求,实际居民用量将远超 660 亿。

发电领域:我国的燃气发电开始于上世纪 60 年代,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近年来,随着燃气发电产业持续发展,燃气发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我国天然气发电装机总量保持持续增长状态,2014 到 2018 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 12%。截至 2018 年底,我国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 8941 万千瓦,天然气耗气量 512 亿立方米。

交通领域:我国交通用气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天然气作为交通能源的经济性,截至2018 年年底,我国天然气汽车保有量为 670 万辆,同比增加 10%,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提升,天然气汽车的发展面临更多机遇,天然气加气站乃至天然气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不断提升。

国内外快速发力,供给端持续扩大
国产气:国内天然气的生产主要由“三桶油”来执行,分别为中石油、中海油、中国石化;2019 年三桶油国内天然气产量之和超过1400 亿方,占全国天然气生产总量的 82%,其中陆上油气田的供给主要以中石油为主,而海上油气田的供给主要由中海油来完成。

我国天然气主要分为页岩气和煤层气,其中页岩气储量全球第一,目前年产能超过 100亿立方米,成为与美国、加拿大鼎足而立的页岩气生产大国,根据页岩气发展规划, 2030 年产量将达到800-1000 亿方。我国煤层气储量约占世界煤层气总储量的 12%,居世界第三位,我国煤层气产量逐年攀升,2018 年达到 51.5 亿方,每年产量均保持高速增长。
进口气:2015 年以来,我国进口 LNG 规模快速增长,从15年的 273 亿方快速增长至 19 年的 843 亿方,目前我国进口天然气管道主要有三条,分别为中亚线、中缅线、中俄线。其中中亚线是我国最主要的管道气进口来源。其中,中亚线目前天然气管道全线输送能力至每年 550 亿立方米,中缅线设计输量 120 亿立方米,中俄线目前首期每年 50 亿立方米,计划 到2023年每年供应量为 380 亿立方米。

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成立
建立多层次天然气供给体系
2019 年 12 月 9 日,国家油气管网公司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我国将逐渐实现天然气产业的产、运、 销分离,打通上游直销通道,下游委托运输的通道,向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 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X+1+X”油气市场体系转变。
综述:
经历过2017年气荒,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国家从多层次、多方面保证天然气供应,且煤改气政策目前已逐步回归理性发展,叠加今年受疫情影响,国际天然气价格持续处于低位,短期很难走高,预计今后再难出现2017年底天然气暴涨情况,老百姓就放宽心,不用提前囤积天然气,同样,天然气板块很难再像2017年那样,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