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以及“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今年的两会上,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清洁取暖、南方供暖等话题引发多方关注。

冬季,“你在北方的暖气里四季如春,我在南方的室内大雪纷飞”的戏谑就会屡成为热门话题。近年来南方百城冬季供暖呼声日益高涨,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也再次关注到了这个议题。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就带来了相关建议。“我国淮河以南到长江沿线的‘夏热冬冷’地区,包括上海、重庆、武汉等101个城市(以下简称‘南方百城’),这个地区冬季气候阴冷,但受限于南北供暖线设定,未能发展集中供暖。
此前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以绝对温度来决定城市供暖与否,现在收入水平提高后,应该更多考虑人体舒适度和对高质量生活的需要,周洪宇说。

周洪宇已连续几年在全国两会上提出“沿长江重新划定供暖分界线”“尽快启动南方供暖问题研究”等建议,此次新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央空调被有条件的限制,他认为更有关注南方城市冬季供暖的现实意义。
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南方城市供暖市场》课题组也对此作了系统深入的调研,因此今年他结合课题组的调研成果提出《关于加快发展我国南方百城供暖市场的建议》。
课题组测算,到2020年,南方百城具备供暖条件的潜在家庭为451-1266万户,到2025年将增至1778-3125万户,周洪宇介绍,根据电商数据,2019年家用暖气片的销量同比增长430%,主要来自上海、南京、武汉等南方城市。
周洪宇介绍,现在南方百城已自发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三种供暖模式:第一种是基于城市电网、天然气管网进行的以电采暖、燃气热水采暖为主的分户自供暖;
该模式,不增加或少增加管线基础投入,因地制宜,简单便捷,因户制宜,业主自主管理。南方城市已基本形成"有房装地暖"的共识,市场也具备予以匹配的产品条件。
第二种是合肥、贵阳等城市采取的市政集中供暖,类似北方集中供暖,但受制于政策约束,发展规模有限;
第三种是以现有热源或能源站为主的区域集中供暖,热源依靠现有的热电联产电厂、工业余热、新型热能源及多能互补能源站。这一模式已在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和江苏等多个城市蓬勃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因此他建议,政府应强化政策协同,引导供暖市场良性发展,“南方供暖市场已经兴起,需要破除制度性障碍,建立起主体明确、权责清晰的现代监管体系。
第一,采取先试点、分步走,逐步实施策略。在供暖地域上,第一阶段考虑中东部省会和重点城市,优先拓展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合肥、长沙等大中城市供暖市场。第二阶段考虑西部省会和重点城市,向重庆、成都、贵阳等城市拓展。最后覆盖其他地级市和重点县域。
第二,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三,摸清信息,提前谋划,规划先导。
第四,以大项目为抓手,推动清洁供暖示范工程建设。

在可竞争环节引入竞争机制、放宽市场准入,在自然垄断环节加强政府监管,鼓励企业有序开拓供暖市场。去除对南北供暖政策的歧视,让供热企业、采暖产品生产企业在不同地域享有公平的市场主体待遇”。
同时,城市供暖公用事业发展应适度超前规划。周洪宇建议,国家可以谋划试点,指导地方政府在“十四五”规划编制中进行预研,或制定专项发展规划,促进城市发展扩容提质。
综合考虑城市空间、产业、能源资源布局上与供暖发展进行衔接,将供暖-冷纳入城市综合能源服务体系规划。已将供暖纳入发展规划的地区,继续先行先试,总结经验。有关分户式供暖,应加强市场监管,健全标准,淘汰劣质不良的采暖产品。

全国人大代表马恒燕表示,“北方地区的农村学校供暖设备较简陋、取暖成本高,采暖方式和设备既不符合环保要求,也不符合美丽乡村建设,且存在经费保障不足的问题,希望国家能实施北方地区农村学校暖冬工程,改善农村学校供暖条件,为农村师生营造温暖清洁安全的冬季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马恒燕建议国家实施北方农村幼儿园供暖改造项目,支持地方进行清洁供暖改造,每平方米补助300-500元改造资金。
国家通过财政补助、税费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开展能源合同管理或政府购买服务,鼓励企业参与农村中小学清洁能源供暖改造和建设。国家电网也要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实施农村地区学校配套电网免费增容改造,保障取暖电力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宋鑫说到供暖,北方老百姓都比较熟悉。但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现在南方也有了冬季供暖的需求。但我们大家都知道,如果采用传统的烧煤供暖,会造成空气污染,出现雾霾,危害健康,因此清洁能源的推广势在必行。
记者:对于点多面广、情况复杂的农村清洁取暖问题,您有什么建议吗?
宋鑫:农村清洁取暖,是为了改善空气质量而采取的能源转化,实际上更是一个帮助广大农民摆脱烧煤、烧柴历史,直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民生工程。各省在推行清洁供暖这项民生工程中,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煤改电”“煤改气”,要根据农村实际,多元发展,结合农村地区当地资源条件与经济状况稳步推进。
记者:中国节能在农村清洁供暖领域有尝试吗?
宋鑫:长期以来,中国节能清洁供暖业务主要在集中清洁供暖方面。但最近几年,集团公司在农村清洁供暖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有益的探索。目前来看,石墨烯电热技术效果明显,可在分散式供热领域大力发展。

当然,农村地区清洁供暖问题还比较复杂,为解决广大农村地区老百姓的清洁供暖问题,满足新时代老百姓美好生活需要,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务实地加以推进解决。
“煤改电”项目是实现清洁取暖的重要一环,被列为“21世纪的新材料”的石墨烯,也正式被国家列为“煤改电”选用材料,“石墨烯地暖”更是被列入《绿色建筑选用产品》之一,应用于各种行业及家装的供暖系统。作为一种优良的供暖系统,石墨烯电采暖将助力传统采暖方式转型,让健康舒适采暖真正惠及民生。
伴随国民经济增长,作为基本生活需求的采暖,关联国民的幸福指数。但也不能不看到,由于南方城市集中供暖配套管线等基础建设普遍不足,建筑结构保温存在设计缺陷,让“南方百城集中供暖”的议题尽管迫切,也是未来趋势,同样任重道远。
那么南方集中供暖到底适不适合?
南方集中供暖,不是最佳方案!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南方冬季低温时间短。南方各地低温时间很短,各地温差大,低温时间不统一,固定时长、固定温度、固定采暖费的集中供暖并不合适。
2、整体环境承载压力大。北方集中供暖带来的环境污染已亟待解决,南方集中供暖新增的污染排放,会让我国环境承载压力雪上加霜。
3、管网与建筑改造成本高。集中供暖,首先要对城市管网进行改造,其次又要对南方既有的建筑结构、保温条件大面积改造,成本巨大。
4、南北方的能源结构差异。在我国,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因此北方的能源结构以这些常道规能源为主。南方大部分省的能源不能自给自足,以水电为主。